2024年4月26日,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遠程協商會在京召開,會議議題為《深化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提升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會議。
全國政協委員、瑞松科技董事長孫志強在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車“燈塔工廠”廣汽埃安智能制造中心通過視頻連線方式發言,廣汽埃安副總經理鄭純麒一同參與匯報交流。

當前(qian),國家(jia)正(zheng)加快發(fa)(fa)展(zhan)(zhan)(zhan)新(xin)(xin)質(zhi)(zhi)生產(chan)力,扎實推(tui)進高質(zhi)(zhi)量(liang)(liang)發(fa)(fa)展(zhan)(zhan)(zhan)。新(xin)(xin)一(yi)代(dai)人(ren)工智能作為推(tui)動科(ke)技跨(kua)越發(fa)(fa)展(zhan)(zhan)(zhan)、產(chan)業(ye)優(you)化(hua)升級(ji)、生產(chan)力整(zheng)體躍升的驅(qu)動力量(liang)(liang),如何(he)實現其(qi)創新(xin)(xin)突破、快速發(fa)(fa)展(zhan)(zhan)(zhan)以及與現代(dai)產(chan)業(ye)融合應用深度(du)拓展(zhan)(zhan)(zhan),是培育未(wei)來(lai)新(xin)(xin)質(zhi)(zhi)生產(chan)力的重(zhong)要(yao)方向。

對此,在會議中,孫志強針對人工智能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發表講話,并以由瑞松科技提供技術和產品的廣汽埃安智能制造中心為例展開說明。
廣汽埃安智能制造中心作為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車“燈塔工廠”,融合了瑞松科技的深度學習+機器視覺技術、智能柔性混線生產技術、超高速輸送、智能化控制、輕量化材料連接、仿真虛擬調試、智慧工廠平臺、AI品控系統、智能數字化平臺RIDP等全新技術,實現了對汽車制造質量控制和外觀品質管理,生產過程更高效、精確、柔性,達到“53秒可以生產一臺車”。

圖:全國政協委員、瑞松科技董事長孫志強(左)與廣汽埃安副總經理鄭純麒(右)參加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遠程協商會
孫志強表示,當前隨著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種變革性技術的融入,汽車產業發生巨大變化,整車和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制造工藝加速向柔性化、智能化、數字化轉變,汽車制造生態也在不斷重構。其中,人工智能在賦能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已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為汽車制造、駕駛以及整個交通系統都帶來許多創新和發展。
圖:瑞松科技為(wei)全(quan)球唯(wei)一新(xin)能源(yuan)汽車“燈塔工廠”廣汽埃安智(zhi)能制造中心提供的產線
他預測,未來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發展,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產業方向持續向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縱深推進,汽車產業將成為人工智能及交互科技商用的重要陣地。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一定會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會上,廣汽埃安副總經理鄭純麒詳細匯報了廣汽埃安產供銷基本情況。
王滬寧表示,廣大政協委員要跟蹤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應用進程,圍繞推進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人工智能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在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深度應用、人工智能治理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重要問題深化研究,努力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對策建議,助力人工智能更好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更好創造和服務人民美好生活。